病因就是致病因素,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会破坏人体生理动态平衡,是引起疾病的原因。病因包括外感病因(六淫、疠气)、内伤病因(七情、饮食、劳逸)、病理产物病因(痰饮、瘀血、结石)和其他病因(外伤、寄生虫、胎传)。
六淫
六淫又称六邪,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六淫的概念是从六气转化而来,六种气候因素四季轮转,六气太过或者不及就会产生六淫。夏天当热不热冬天当冷不冷,或非其时而有其气,或暴寒暴暖都会让人生病,对病人来说六气就转化成了六淫,对抵抗力强没有生病的人来说就是六气。即使气候正常,也有抵抗力差的人会生病,所以六淫不管天气是否正常,都是客观存在的。
六淫的致病特点
1、季节性;一般来说春天多风,夏天多暑,长夏多湿,秋天多燥,冬天多寒;其中以暑邪和燥邪较为突出。
2、地域性;以中国而言,一般西北多燥寒,东南多湿热,沿海地区会加上风。具体情况还要依据当地的地形环境来定,如潮湿环境多湿邪,干燥高温环境多暑邪火邪燥邪等。
3、相兼性;六种邪气可单独致病,也可相兼侵入人体。以风邪为代表,风为百病之长,常与寒、痰、湿、燥、热(火)等病邪相兼致病。
4、转化性;六淫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可以向不同方向转化。转化方向多由人体体质决定,如阴虚体质缺津液,容易化燥;阳虚体质阳气不足,容易化湿等。
5、外入性;六淫邪气多由人体表层(肌腠、口鼻等)侵入,初期多为表证,随着时间推移向不同方向转化,成为里证。
六淫各自的性质与特点
风邪
在致病因素中,具有升发向上向外、使肌腠开泄、善行数变的特性的外邪称之为风邪,因其“动”的特性,所以是阳邪。风是春季的主气,但四季常有,所以风邪引起的疾病不限于春季。
风性升发向上向外,所以易伤阳位(人体上部、外部)。肺是人体最上面的脏,外合皮毛开窍于鼻,易受风邪侵袭引起肺气不宣,会有鼻塞流(清)涕、咽痒咳喘等症状;此外风邪向上游走上扰头面,会有头(上)身痛的症状;
风性使肌腠开泄,毛孔疏松,会有恶风、汗出、发热(低热)的症状;
风性善行而数变,所以病位也有游走不定的特性,如风疹、荨麻疹等;此外还有多变的特性,发病急变化快,如癫痫、中风、面瘫等;
风性主动,有动摇不定的特性,所以风邪作用人体后会有不自主的动作,如震颤、抽搐、角弓反张的症状;
风为百病之长,风使肌腠开泄,使其他邪气易于侵袭人体,所以常和其他病邪联合使人致病。风邪致病以汗出恶风、瘙痒、游走不定、动摇不宁为主要特征。
寒邪
在致病因素中,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特性的外邪称之为寒邪,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是冬季的主气,但其他季节也会因温差大等原因,人体易感受寒邪。
寒邪伤于肌表会阻遏卫阳,会有恶寒,无汗,发热的症状,这是“伤寒”;如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不同脏腑会有不同部位的局部冷感(痛)和症状,这是“中寒”。
寒性属阴易伤阳气,阴盛则寒,阳气受损身体会出现明显的寒象;
寒性凝结,血液凝结阻滞后就会不通则痛,会有局部冷痛,遇寒加剧的症状;
寒性收引,寒邪会使毛孔收缩,会有无汗、发热的症状;使气机收敛闭郁,气血凝滞会有头身痛,脉紧的症状;使筋脉收缩拘急,会有拘挛作痛、屈伸不利的症状。
寒邪常与风邪相兼入侵人体,寒邪致病以寒象,疼痛(遇寒加重,得温痛减),无汗,筋脉拘急为主要特征。
湿邪
在致病因素中,具有重浊、粘滞、趋下特性的外邪称之为湿邪,湿为阴邪,易伤阳气。湿是长夏的主气,但不管什么季节只要气候潮湿,都容易感受湿邪。
湿为阴邪易伤阳气。与寒邪不同,寒邪是直接损伤阳气,湿邪是留滞在人体局部阻滞气机升降出入,湿邪堵在哪里哪里就会有胀闷感。
湿性重浊,重就是沉重,会有头重身困、四肢沉重的症状;浊就是秽浊,会有分泌物、排泄物秽浊油腻的症状;
湿性粘滞,粘是粘腻不爽,滞是停滞。会有舌苔粘腻,分泌物粘浊,大便粘腻不爽和小便涩滞不畅等症状。此外粘滞还代表湿邪发病缓慢缠绵,病程长常反复的特性;
湿性趋下,湿有下趋之势,容易伤及人体下部和阴位,症状也以下部居多,如下肢水肿,带下,排泄物异常等;
湿邪阻滞气机损伤阳气,有重浊、粘滞、趋下特性。湿邪致病以局部胀闷、局部沉重、分泌物和排泄物浑浊不爽为主要特征。
燥邪
在致病因素中,具有干燥、收敛清肃特性的外邪称之为燥邪。燥为阳邪,易伤阴液。燥是秋季的主气,初秋多温燥,深秋多凉燥,气候干燥的地区也容易感受燥邪。
燥性干燥,燥与湿相对,燥去湿来湿去燥来。干燥容易损耗人体津液,津液亏损就会有皮肤干涩、鼻干咽燥、嘴唇干裂、毛发干枯、大便干燥等症状;
肺为娇脏,喜润勿燥,所以最易受燥邪侵袭,容易损伤肺阴,会有干咳、痰少或黏、痰中带血等症状。
所以燥邪致病的症状以伤津和伤肺为主,主要特征有口鼻咽等官窍干燥,皮毛干枯不荣等。
火(热)邪
在致病因素中,具有火热升腾特性的外邪称之为火(热)邪。火为阳邪,易伤津耗气。火是夏天的主气,火邪为火热所化,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
首先要区别温、火、热的关系。温为热之渐,火为热之极,温能化热,热能生火,它们在程度上有区别。
火为阳邪,其性炎上;火邪就是阳气过盛,常有灼热和向上的特性,凡人体头面部位有红赤,灼痛肿痛,上火,生疮等热象,大多与火邪有关;
火易伤津耗气;火邪蒸腾津液,常常会有口干舌燥、大便干燥、小便赤短等伤津症状;火热亢盛,会加快阳气运行,也会有汗出、发热等耗气症状,阳气损耗过多还会有少气懒言、神疲乏力的气虚症状;
火邪易生风,动血;热极生风,高热会使肝风内动,会有神昏谵语、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等症状;热能加速血液运行,迫血妄行,会有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出血症状;
火邪易扰心神;火与心气相应,火热亢盛影响心藏神的功能,会有烦躁、失眠等症状;
火邪易致疮疡;火邪入血分,在局部聚着散不掉,就会形成局部的红肿热痛的疮疡。
火邪可以外感而来,也经常内生为内火,火邪致病以高热、津亏、耗气、出血、肝风内动、心神不定等为主要特征。
暑邪
在致病因素中,具有炎热、升散、兼湿特性的外邪称之为寒邪,暑为阳邪,是盛夏的主气,多发生在夏至之后立秋之前。
暑邪是阳邪,是盛夏的火气所化,暑邪侵入会有壮热、心烦、面赤、脉洪大等阳热症状;
暑邪其实就是夏季的热邪,同样有热邪的伤津耗气特性,会有汗出、口干舌燥、尿赤短等症状;
暑邪常与湿邪相兼侵入,因为夏季不仅炎热而且潮湿多雨,所以除了暑热症状外,常常会有四肢困重、局部胀闷、分泌物和排泄物浑浊不清等症状;
不同于其他五淫都可外感也可内生,暑邪只有外邪不会内生,但有轻重之分,分为伤暑和中暑。伤暑有发热、汗出、口渴、困乏等症状;中暑会有高热、昏迷、抽搐等症状。暑邪以壮热、阴亏、气虚、湿阻为主要特征。
疠气
在致病因素中,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邪称之为疠气,由疠气引起的疾病称之为瘟疫或温疫。与六淫不同,是由病原微生物通过口鼻等途径进入人体致病。疠气的传播途径有空气、饮食、蚊虫叮咬等。
疠气一般发病急骤,病情危笃,传染性强,会在大面积流行且死亡率高。疠气有传染给动物不传染给人的,也有传染给人不传染给动物的。且每种疠气发病脏腑不同,同一种疠气专门侵犯某脏腑、经络或某一部位而发病,所以症状相似。
六淫和疠气,均属外感病邪,性质和致病特点各有不同,但症状以火热之证居多,所以也称为外感热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