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开展青岛市首例腔内心电定位联合超声引导经股静脉隧道式PICC置管术
5月9日,青岛市市立医隧道式PICC置管术院静疗学组安志洁团队成功为一名95岁高龄患者完成腔内心电定位联合超声引导经股静脉隧道式PICC置管术,为患者建立了稳定安全的“生命通道”。该技术填补了青岛市空白。
什么是隧道式PICC?
PICC(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是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的缩写,目前已成为临床上中长期输液的首选方式。但是由于一些条件限制,如预置管静脉管径过小、血管解剖位置不佳、皮肤极度松弛等因素,导致许多患者不能顺利地置入PICC,或PICC置入后发生导管相关性并发症风险过高,而隧道式PICC在技术上解决了上述难题。通过建立一个皮下隧道,使血管穿刺点与导管出口有一定的距离,并将导管出口转移到更适宜的位置,这样可以降低与导管“高”位置相关的感染和机械风险,并避免患者在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
转换思维转战下肢
医院心腔内电图定位、经超声引导上肢静脉隧道式PICC置管术已于年成功开展,但临床上部分病人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或上肢外周静脉条件极差,导致上腔静脉系统输液受限。为满足此类病人中长期静脉输液治疗需求,解决这部分病人的置管难题,静疗学组决定攻克经下腔静脉系统隧道式PICC置管入。
攻坚克难,为患者开辟生命通路
该患者患心脑血管糖尿病数十年、房颤、起搏器置入术后、长期卧床、反复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肝功能衰竭、血管性痴呆、上肢外周静脉极差,无法开展上肢静脉隧道式PICC置管。经股静脉置管与经上肢静脉置管不同,股静脉的位置深,患者一般情况差,皮肤松弛,血管不易固定,这些都给置管带来更大的挑战。穿刺成功后,将导管尖端送至下腔静脉,而后分别建立5cm、10cm隧道各一个并贯通,最终导管出口开口于更理想的右侧腹壁,生命通路就此打开。较传统的开口位于股静脉的PICC置管,隧道式PICC置管感染的发生率、脱管率下降,局部渗血渗液减少,患者带管期间更舒适,带管时间更长。
从隧道式上肢静脉PICC置管到隧道式经股静脉PICC置管,医院静疗学组不断探索和突破,让隧道式PICC这一技术惠及更多患者,保障患者“生命通道”畅通。(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肖芳通讯员徐福强报道)
本文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