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常见的全身性慢性代谢性疾病,随着糖尿病病程的进展,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足就是糖尿病周围血管神经病变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据资料显示,15%糖尿病患者一生中发生至少1次足溃疡,我国约10%的糖尿病患者发生过足溃疡。在自贡市骨科治疗中心的病房里,经常有患者因为糖尿病“烂脚”而住院治疗甚至截肢的。
糖尿病足是什么
糖尿病足是指因糖尿病血管病变、神经病变或感染等因素,致糖尿病患者足或下肢组织破坏、溃疡形成、创口难愈的一种疾病。糖尿病足的症状和体征因病程和病变严重程度而不同。轻者只有脚部微痛、皮肤表面溃疡;中度者可以出现较深的穿透性溃疡合并软组织炎;严重者在溃疡同时合并软组织脓肿、骨组织病变,脚趾、脚跟或前脚背局限性坏疽,甚者可以出现全脚坏疽。
糖尿病足的分级
0级:指存在有发生溃疡的危险因素者,包括:有周围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以往有脚溃疡病史;脚畸形,如鹰爪足、Charcot足;合并有胼胝或“鸡眼”;失明或视力严重减退;合并肾脏病变,特别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者;老年人或不能观察自己脚者,尤其是独居生活者;感觉缺失者;糖尿病知识缺乏者。
1级:皮肤表面溃疡,但无感染表现。溃疡好发于脚的突出部位,如脚跟部、脚或脚底部,溃疡多被胼胝包围。
2级:表现为较深的穿透性溃疡,常合并有软组织感染,但无骨髓炎或深部脓肿。
3级:深部溃疡常影响到骨组织,并有深部脓肿或骨髓炎。
4级:表现为缺血性溃疡并坏疽,经常合并神经病变而无严重疼痛,坏死组织的表面可有感染。
5级:坏疽影响到整个足部,病变广泛而严重,部分发展迅速。
如何做好糖尿病足的防护
首先,控制血糖。作为糖尿病患者,首先要做的就是严格控制血糖,这是减缓周围血管、神经病变发生的有效手段。因为糖尿病看似凶险,但只要能把血糖控制好,那么它的并发症也会相对减少,甚至几乎可以不出现并发症。降糖药应从小剂量开始,胰岛素在餐前半小时皮下注射,确保时间、剂量正确,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以免出现皮下硬结,注射后注意有无疲乏、饥饿、头晕、出汗、心慌等低血糖症状。定期监测血糖,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空腹血糖:4.4-6.1mmol/L;餐后血糖:4.4-8.0mmol/L。
其次,控制饮食糖尿病患者无论是轻型的还是重型的,无论是口服药物的还是用胰岛素的都必须严格控制饮食。饮食要做好定时定量,合理搭配,补足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糖尿病没有绝对不能吃的饮食,不能以食物甜不甜来判定可不可吃。糖尿病饮食是健康饮食,而不是饥饿饮食。应戒烟、控制血脂血压(糖尿病病人常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多吃粗杂粮,少吃多餐,七八分饱。饮食搭配合理、均衡。
另外,足部护理赤脚行走或赤足穿鞋;穿宽头软底鞋,最好不穿皮鞋,建议糖尿病足患者穿专用鞋,每次穿鞋前应检查鞋内有无异物。检查足部是否有红肿、硬结、皮肤破损、趾间糜烂之类的。有个小技巧,可以借助镜子来检查足底。不要用刺激性强的肥皂及过热的水洗脚,注意足部卫生,减少真菌感染。剪脚趾甲要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平行修剪,不用尖锐的刀片。趾甲不易过长,易刮伤。修剪趾甲不宜过短,以免损伤甲沟造成感染。若有不适,及时就医。
糖尿病患者下肢多有神经、血管病变,存在不同程度的下肢或足部血液循环障碍、感觉迟钝、营养障碍,加之抵抗力降低,即使轻微的皮肤损坏如足底压伤、趾甲修剪过短、足癣治疗不当等均可引起感染且难以治愈。对局部红肿,皮温发烫尚未形成水疱溃疡者要卧床休息,限制行走,保持局部清洁,避免受压。
总之,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会发生糖尿病足,但没有症状并不意味着足是健康的,糖尿病患者除了做到一般的糖尿病足预防措施外,还需警惕神经、血管病变,比如出现脚麻、针刺感疼痛,或间歇性跛行,下肢局部皮肤发红发烫,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等情况,应提高警惕,医院就诊,以免贻误病情。所有糖尿病患者均应每年至少检查一次足部,已有危险因素的应该检查得更勤一些(每3-6个月一次)。
封面新闻记者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