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青岛海慈医疗集团血管外科团队抢救成功3名急性下肢缺血患者。脱下穿了近6个小时的铅衣(重约30斤),血管外科李强副主任医师感到全身乏力,肩膀疼痛,但看着病人的病情得到缓解,他与团队的努力获得了认可,这份医者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来自外地的张先生今年50岁,几天前突然感觉左下肢凉、麻,胀痛,影响正常行走。在没有外伤的情况下,突然发生腿疼、腿凉、麻木或无法行走,极有可能是给腿部供血的动脉突然堵塞,这种疾病被称为急性下肢缺血。这是一种血管外科的危重急症,在不及时就诊、不及时救治的情况下,可能造成截肢甚至死亡的严重后果。张先生和家人拨打救护车紧急来到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血管外科就诊。急性下肢缺血手术需要争分夺秒,需要与时间赛跑。周日上午9点,李强副主任医师和团队开始为患者进行微创手术,历时2个小时,手术顺利结束。如今张先生的症状已经明显缓解:“感觉到脚暖和多了,腿也不疼了。”
同一天,李强副主任医师和团队还成功救治了另外两名急性下肢缺血患者。其中一名老年患者曾放过支架缓解病情,如今支架处发生闭塞。医生团队需要先将堵塞的支架剥离取出,重新搭建人工血管通道,精细度高却容不得一丝差错,手术耗时近5个小时。“医院进行三台急症手术,完成时已是华灯初上,感谢血管外科团队、介入科、手术室、麻醉科的兄弟姐妹们!”晚上8点李医院时不由感叹,抢救病人不是一个人的成绩,是海慈大家庭成员共同努力,默契配合的成果。
哪些人急性下肢缺血高发?李强介绍,患有基础性疾病比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慢性下肢缺血的患者,尤其同时还有吸烟史的,属于高发人群。
如何预防急性下肢缺血?据了解,急性下肢缺血患者中吸烟者占大多数,戒烟能使急性下肢缺血患者病情缓解,再度吸烟又可使病情恶化。其实,下肢动脉缺血可分为早、中、晚三阶段。早期主要表现为患肢怕冷、麻木和针刺感,患肢皮肤温度降低,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甚至消失。紧接着就出现行走困难,表现为患者的行走速度减慢,行走距离缩短,并出现跛行。患者一般行走米以内,就感到患肢麻木胀痛,必须停下休息片刻方可继续行走。因此,这种症状又被称作“间歇性跛行”,此期也可称作“间歇性跛行期”。出现该症状时,市民就应该引起注意,及时就诊。
如果疾病进一步发展,就进入中期,在上述症状逐渐加重的基础上,中期的主要特点是疼痛。患者行走时疼痛,休息时也疼痛,而且越是夜深人静,疼痛越剧烈,该期又被称为“静息痛期”。晚期也称作“坏死期”,主要表现为足趾、外踝、足跟等末梢部位逐渐出现发黑、坏死,并在坏死的基础上发生感染,形成溃烂。患者彻夜难眠,疼痛难忍,严重的面临截肢风险。
平时怎样预防急性下肢缺血?李强提醒:首先要控制基础疾病,比如高血压、高血脂,戒烟戒酒,注意保暖,鞋袜穿着舒适,预防外伤。如果感觉下肢麻木、发凉、疼痛,建议及时就诊,避免延误病情。
(大众日报记者肖芳通讯员李均雁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