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解剖结构的角度来讲,双脚位于人体的最下方,如同大树的根基,为我们提供着坚实的支撑。脚部分布着众多神经末梢,由于离心脏较远,其血管的收缩可以灵活地适配人行进时的动作,从而获得足够的血液供应;脚面丰富的汗腺也能及时排出大量的代谢杂质;脚部还拥有着坚韧的骨骼和韧带,分布着复杂的肌群,时刻为我们的正常生理活动保驾护航。
人体的双脚在日常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除了支持我们的基本活动,脚部的不同改变还能提示一些我们未曾察觉的疾病或问题。尽管容易被我们认为是衰老引起的变化,但往往这个时候,身体的指示灯已经亮起了红灯。
一、能够提示身体异常的四大脚部变化
在人体复杂的生理过程中,脚部的变化有很多,但不是每一种都能起到提示作用。能表现身体异常的脚部变化一般有四种。
(1)感觉异常
感觉的异常通常提醒我们,神经传导和血液循环出现了问题。脚部分布着丰富的神经末梢,一旦源头的神经或者沿途的传导途径受到影响,相应的容易出现一些足部改变。感觉异常主要包括麻木,瘙痒,疼痛或者温感异常。
以麻木为例,很多人认为,随着身体的衰老以及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病变,可能会出现一些体表部位的麻木感,而脚部因为长期劳损,是最先出现异常的部位之一。但椎间盘突出、脊髓型颈椎病也是造成脚麻的常见元凶。由于锥体的错位或椎间盘突出髓核、骨质增生导致神经受压,或是牵拉引起了神经水肿、炎症,控制感觉的神经束功能就会受到影响。
神经不同部位受到压迫,引发的麻木部位还有所不同。例如,腰椎第四、五节突出可以造成脚背麻木,腰椎第五节和骶尾部之间突出会引起小脚趾外侧麻木。一旦出现特定部位的脚部麻木就一定要引起重视。
此外,下肢血栓造成肢体血液循环障碍,也可能出现脚部的麻木,甚至出现经典的“蚂蚁爬”感。而一些对神经末梢有损失的疾病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也是引起脚麻的病理性原因之一。
(2)浮肿
脚部浮肿是一个比较敏感的异常表现,在穿戴衣物、外出行走的过程中就能轻易发现。尽管一些老年人由于代谢能力下降可能会出现轻微的浮肿,但更多时候,脚部浮肿都提示机体处于一种异常状态。一般情况下,浮肿都是由于机体组织间隙的液体出现了异常蓄积,与肾脏功能,心脏功能,肺部功能和肝脏功能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当肾脏的代谢能力下降,无法及时将体内的水分排出,或者肝功能异常引发的低蛋白血症导致体内循环障碍,都可以出现脚部的浮肿。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水肿是由于肾脏异常引起,通常还会伴有颜面部的改变。
不过,并不是浮肿就意味着疾病。当水分摄入过多,盐分摄入超标,即使机体处于正常生理状态,也会因为超过了机体的处理能力引起轻微的脚部水肿。
(3)结构改变
脚部结构的改变多见于关节异常和脚趾膨大。在人体衰老的过程中,由于晚年激素水平的紊乱和营养吸收的减少,机体对于钙元素的利用能力是大大下降的,同时,免疫力的减退也会增加类风湿疾病的发生。在这两者的基础上,关节的变形是会逐渐发生的。
但对于高尿酸血症患者而言,当嘌呤类食物摄入过多,造成尿酸水平上升,尿酸盐在关节处大量沉积时,关节的形态也会受到影响,一定程度时会出现变形和肿胀。
同样,脚趾膨大也是一种异常改变。在病理状态下,脚趾末端出现肿胀,膨大临床上被称为“杵状指”,杵状指是一个经典的身体异常信号,可以预示先心病、呼吸疾病、结核、痢疾等多种疾病,是由于末梢循环缺氧,血管活性刺激诱发的局部血管扩张以及组织的增生和肥大,常常与老年关节畸形相混。
脚部的结构改变相对而言是最难以察觉的,往往出现明显改变时,已经提示机体有了比较严重的问题,一旦发现需要及时就医。
(4)皮肤改变
由于我们的双脚每日都在使用,为了降低磨损,全身各处的皮肤以脚部相对最为粗糙,但双脚皮肤的其他改变往往不是一种正常的表现。
当糖尿病患者足部皮肤出现干燥无汗,前足底溃疡往往预示着血糖波动或疾病进展;当脚部出现长期的皮肤苍白,弹性减弱时,常常要考虑是否有下肢血栓的存在,造成足部的循环障碍;当脚面突然出现大量的色素沉着,色素点,斑块,甚至带有部分瘙痒感觉时,可能正在提示机体遭受了真菌感染或者出现了免疫系统疾病。
尽管脚部皮肤弹性减退、干燥和色素沉着也是机体老年化的正常表现,但出现相关异常时还是要引起重视。
虽然我们的双脚像警告牌一样,能够预示一些异常,但并不意味着只有疾病才能让双脚产生变化。有一些脚部表现也能成为健康机体的代言,出现时要尽量保持。
二、怎样的脚部表现才是健康的
首先,健康的双脚应该是红润温热的。当脚部皮肤轻微发红,没有冰凉的触感,并且在环境温度下降时,还能保证持续的温热,这预示着机体拥有良好的血液循环。
其次,光滑细腻的皮肤也是健康的体现。有些疾病会引起体内脂质水平和水代谢的异常,使体表油脂缺乏、干燥起皮。
其次,一双灵活有力的双脚也是下肢健康的信号。脚部的灵活性建立在骨骼、肌肉和关节三者的共同稳定。无论是肌肉损伤、萎缩,还是骨质疏松、关节老化,任何一项出现异常,都会破坏三角形的稳定结构,使机体正常活动的能力大打折扣。
虽然脚部的变化可以提示身体的改变,但在日常活动高频使用和机体老化的过程中仍然是易劳损的,保护好我们的双脚,不仅仅是一种养生之道,也能为我们免去很多疾病的困扰。
三、如何保护与保养双脚
对于双脚的呵护,与人们日常的脸部美容,脾胃调理,中医养生一样,要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
作为支持人体运动的主要部位,适当运动对足部保养是非常有效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应该结合自身条件进行选择,但无论哪种都应该尽量达到基础标准,即世卫推荐的每周3-4次,每次40min左右的中等强度锻炼。养成长期习惯后,不仅能整体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对老年人群可以改善人体成分,强化骨骼密度,有效减少因跌倒、损伤造成的巨大创伤。
同时,实验证明,主动的足踝部运动如屈、伸,内翻、外翻能更有效地增加静脉血回流速度,有助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对于多种相关疾病都能起到防护作用。
饮食的注意对于脚部保养同样至关重要。虽然食物在人体经历的主要途径是消化系统,但进食后产生的营养物质可以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过量的盐分摄入和水分摄入在超过肾脏代谢功能后容易引发下肢的水肿,长期反复水肿的部位容易缺乏氧气,产生损伤的几率相比于正常组织更高;而饮食导致肥胖引起体重上升,会增加关节的负荷,加重磨损。
长此以往,脚踝部不仅灵活度下降,出现骨折的风险也大大增加。总结来讲,对于脚部的保养,在饮食上无需特殊对待,即使出现损伤都是继发于饮食不健康造成的其他疾病,保持饮食结构的科学就是对脚部最好的保养。
此外,除了通过适度运动和注意饮食来保养双脚,合理地穿戴也是一大辅助。无论是有一些基础疾病的人群还是普通人群,为了维护足部结构的正常,舒适的鞋袜和适当的保护都是必不可少的。人字拖、厚底坡跟鞋、超薄平底鞋以及高跟鞋都不适合长期穿着。
在鞋袜和防具的选择上有几大宗旨:防寒保暖,透气舒适;坚固支撑,适度灵活。就像运动员在赛场上和训练场上的全副武装,除了作为实力的加成,也是对机体的一种保护和支持。
人的双脚就像大树的根基,根不稳则树欲斜。尽管支撑着我们的日常活动,维持着生理结构的稳定,双脚的各种异常表现还能提示出一些被认为是由衰老引起的潜在问题,在健康亮起红灯前及时拉响警报,为疾病的预防和干预做出重大贡献。
对于双脚的各种异常提示,我们要保持足够的敏感性,同时也要做到习惯性的保养和保护。只有健康的躯体状态和良好的精神情绪共同存在,才能配合人类度过更幸福的人生!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