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皮肤撕脱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病,常威
TUhjnbcbe - 2024/6/25 16:44:00

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是指病程小于或等于2周,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持续或突然急剧发生的肢体血流灌注不足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有报道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截肢率约为13%,死亡率接近10%。

临床上,急性下肢动脉缺血可分为急性动脉血栓形成和急性动脉栓塞。在所有的急性下肢缺血的患者中,85%的患者是急性动脉血栓形成,15%的患者是急性动脉栓塞。

急性动脉栓塞一般有明确的血栓来源,80%来源于心脏,最常见为心房颤动。急性动脉血栓形成,主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高脂血症、恶性肿瘤等相关,其病因复杂,治疗困难。

临床上,很多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疾病很容易被误诊和漏诊。例如,某患者因为右大腿及右侧臀部疼痛被误诊为急性椎间盘突出,最后右下肢皮肤发黑坏死而不得不截肢。因此,急性下肢动脉缺血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病变表现为疼痛、苍白、厥冷、麻木、运动障碍和动脉波动减弱和消失等症状。症状的轻重取决于栓塞的位置、程度和继发性血栓形成多少及侧支循环情况。

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治疗原则和策略急性下肢缺血的治疗需要快速恢复血流,以保障肢体的灌注和存活。综合目前的处理策略主要为在积极抗凝的基础上,采取导管溶栓或取栓治疗。

急性动脉栓塞的栓子来源主要为房颤患者的左心房,治疗以在控制房颤和抗凝的基础上清除栓子,预防再次血栓事件的发生。

导致急性动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包括:妊娠、长期口服避孕药、恶性肿瘤、肝素诱导的血小板低下、抗磷脂综合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肾病综合症等原因。动脉血栓形成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及隐匿性的特点,是导致漏诊和影响预后的主要原因。

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病,常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及肢体的存亡,发病过程凶险,预后较差,需要接诊医生在最短时间内快速的做出正确的诊断以及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同时定期规律随访,加强基础治疗,避免再次血栓事件的发生,以真正提高预后。

1
查看完整版本: 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病,常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