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医院血管外科接连接诊了4位“90后”,他们之前都“健步如飞”,但最近突然腿痛得整夜醒着,睡不着觉。“这是一种缺血性的疼痛,患者常常告诉我,钻心得疼。”医院血管外科主任王晓栋告诉记者,很多高龄老人本身血管狭窄,气温骤降引起血管收缩,让症状雪上加霜。“来就诊的几位,脚趾都已经发黑,一看就是因为供血不足已经坏死。”
93岁的田奶奶一直独居,烧饭、洗衣样样干,还会自己种点菜。一个月前,她在剪脚趾甲时不小心剪破了大脚趾,痛得一晚上没睡着。接下来几天,脚趾上溃疡越来越大,也越来越疼。两周前,气温骤降,这下她连白天都疼痛难忍。家人带着田奶奶四处就医,试了许多方法,都不见效果,医院甚至建议直接截肢。这让田奶奶无法接受,数次落泪。
辗转打听,他们来到医院血管外科,经过检查,确定田奶奶得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外科主任王晓栋解释,简单来说,就是下肢动脉里长了硬化斑块,堵住了血管,影响血液对足部的供应。尤其是冬天,血管收缩加重了缺血,疼痛因此变得更加剧烈。
王晓栋介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斑块形成阻塞血管后引起下肢供血不足的疾病,患者常常有下肢跛行、皮肤温度降低、疼痛,甚至出现破溃及坏死等表现。降温时,上述冷、痛症状会更加明显。年龄是下肢动脉闭塞硬化症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该疾病的患者群体平均年龄也在不断升高。“11月以来,我们接诊了4位因下肢动脉硬化性溃疡的患者,年龄分别为91岁、93岁、94岁和95岁。”
考虑到田奶奶年龄较大,王晓栋为她设计了微创手术,通过一个2毫米的口子,在田奶奶闭塞的血管里放了一个小小的支架,撑开这条供应足部血运的重要通道,改善疼痛的同时让溃疡能够得到营养物质的供应,从而促进愈合,避免了截肢。血管一打通,田奶奶就感觉脚热了,疼痛感也减轻了一些。术后当晚,田奶奶终于睡了一个舒服觉。“坏死的脚趾会自己脱落下来的。”王晓栋和老人解释。
“65岁以上人群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为10%,有三高、吸烟史的特别要注意。如果走路时感觉异常,或者走近距离就酸痛,医院看看。”王晓栋提醒大家,平时要学会自查。每天摸一下自己足背部血管跳动的情况,如果搏动减弱或消失,需要尽早就诊检查。已经确诊有下肢动脉硬化的患者要好好保护自己的肢体,避免出现皮肤破损,造成严重后果。